炮弹的破甲弹
1、乌金穿甲弹强调炮弹的材料是钨合金,也可以是其他,如贫铀合金。以上说的穿甲弹都是靠动能来穿透目标装甲的,弹头又细又长,穿甲能力主要取决于炮弹的速度和重量(密度比)。
2、穿甲弹和破甲弹区别为:原理不同、组成部件不同、配用武器不同。原理不同 穿甲弹:主要靠弹丸命中目标时的大动能和本身的高强度击穿钢甲。破甲弹:基于门罗效应,将锥型中空的装药在距离装甲板一定高度的位置起爆,以聚焦的高温高速射流击穿装甲板并对人员器材进行杀伤。
3、炮弹的装药包括两方面的概念:一是炮弹弹丸的装药。由于炮弹的杀伤作用不同,决定了炮弹的装药类型不同。如破甲弹,其弹丸装药为锥形空心聚能装药;杀伤爆破弹,其弹丸装药为实心装药;而照明弹、化学弹等特种弹,因其作用不同,而装药也不同。
4、在穿透力上HEAT高于APCR高于AP:HE最次。但HEAT的缺点在于对于间隙装甲毫无办法,例如E-100的侧面就几乎完全免疫HEAT。AP和APCR的穿深受到距离的影响,但是HE和HEAT则不会。这4个弹种中只有HE有溅射伤害,其余均必须命中才能造成伤害。
5、现代炮弹的种类繁多,达上千种。若按用途分,可分为主用弹、特种弹、辅助弹3种。主用弹即直接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目标的炮弹,如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这3种俗称“榴弹”)以及混凝士破坏弹、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纵火弹、化学弹、霰弹等。特种弹即完成特定战术任务的炮弹。
门罗效应的聚能效应
1、其穿甲厚度由最初的几十毫米发展到目前的200-600毫米,已成为被世界公认为对付复合装甲的最有效的炮弹。 破甲弹 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又称门罗效应或空心效应)原理制成的弹药,主要由弹体、空心装药、金属药形罩和起爆装置组成,大多采用电发引信。
2、终点效应之聚能效应 聚能效应,即炸药爆炸后,起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因此,带凹槽的装药在引爆后,在凹槽轴线上会出现一股汇聚的、速度和压强都和高的爆炸产物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炸药爆炸释放出来的化学能集中起来。
3、在工业应用中,聚能效应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在野外切割钢板、钢梁等金属构件时,轴对称和平面对称型聚能装药能够提供精准的切割效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水下切割作业,如打捞沉船时切割船体,聚能效应的运用更是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4、破甲弹是基于门罗效应开发的化学能反装甲弹种,将锥型中空的装药 (常见药型还有半球型、喇叭型等) 在距离装甲板一定高度的位置起爆,以聚焦的高温高速射流击穿装甲板并对人员器材进行杀伤,因此也常称为锥型装药、成型装药、中空装药、聚能装药。
坦克被穿甲弹击穿时,为什么会有上千度甲属热流?金属热流又是怎样对成员...
二战时期比较著名的坦克有:前苏联的T-3德国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国的M4“谢尔曼”、英国的“丘吉尔”步兵坦克和“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誉为二战中最优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坦克是英国发明的。1915年2月,英国政府采纳了英国人E.D.斯温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于1915年9月制成样车进行了首次试验获得成功,样车被称为“小游民”。
但美军却大量装备,并特别强调:如果遇到德国的重型坦克,应大量使用高速穿甲弹火控装置包括炮塔的液压驱动装置和手操纵方向机、观瞄装置、象限仪和方位仪等。炮塔可由炮长或车长操纵,当车长发现重要目标需直接操纵炮塔时,炮长的操纵装置便自动切断。
美军为了充分利用核废料 ,抓住了铀元素的 金属特性,即足够硬,又富有韧性的特点,将贫铀 做出 贫油穿甲弹 ,用于对付装甲目标。
…,另外,在实战中被证明薄基础装甲+反应装甲的旧式车辆会被步兵战车的57mm速射炮轻松击穿。
毫米滑膛炮,相对于105毫米线膛炮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对抗重装甲目标。但是我们从15式坦克的定位就可以知道,为了对抗重装甲重新研发一款新式坦克炮,这完全就是个赔本的买卖。
穿甲弹和破甲弹有什么区别
由于近年来复合装甲和反应式装甲的迅速发展,破甲弹的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而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对动能弹的效果不如对破甲弹显著,因此对于以反坦克任务为主的主战坦克来说,APFSDS便成了最好的选择,目前APFSDS已经成了世界范围内主战坦克的最主要弹种。
直到后来开发出破甲弹(HEAT)通过高温熔化装甲才会有金属射流杀伤。破甲弹是基于门罗效应开发的化学能反装甲弹种,将锥型中空的装药在距离装甲板一定高度的位置起爆,以聚焦的高温高速射流击穿装甲板,射流穿透装甲后,以高温金属射流、装甲破片和爆轰产物毁伤人员和设备。
现代坦克多为复合装甲,厚度多在数百毫米,而且披挂反应装甲,个别的有主动防御系统。这类装甲目标一般由100mm、105mm、120mm和125mm的穿甲弹对付(此处不赘述反坦克地雷、导弹、火箭弹、攻顶弹、破甲弹、包括过时的碎甲弹等其他手段和弹种)。小口径的子弹,即便是穿甲弹也不会对坦克造成伤害。
门罗效应的利用
1、门罗效应的利用 门罗效应,即门罗心理效应,指的是人在选择时会倾向于选择与现有相似的事物,对相同类型的信息具有更强烈的认同感,易于接受类似的情境、人及观点等。了解并适当运用门罗效应,可以在多个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营销领域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门罗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推广策略。
2、结论:门罗效应的利用关键在于提高能量的集中度,通过将能量转换成动能形式,如药柱锥孔表面的铜罩。铜罩在爆轰过程中通过压缩性小、不气化、密度大和延性好的特性,有效地减少了能量分散,形成金属射流,显著提升能量密度。
3、为了提高聚能效应,就应设法避免高压膨胀引起能量分散而不利于能量集中的因素,对于聚能作用,能量集中的程度可用单位体积能量,即能量密度来做比较。爆轰波的能量中,位能占3/4,动能占1/4。而聚能过程,动能是能够集中的,位能则不能集中,反而起分散作用,所以,聚能气流的能量集中程度不是很高的。
4、聚能爆破原理,是利用聚能效应完成爆破作业的一种技术原理。首先,我们来理解聚能效应。聚能效应,又称为门罗效应或空穴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特定形状(如锥形或V形)的装药结构进行起爆时,爆炸产物的能量会沿着特定方向高度集中。这种集中能量可以形成高速、高压、高温的金属射流,从而实现对目标的高效破坏。
5、破甲弹是利用“聚能效应”(又称门罗效应或空心效应)原理制成的弹药,主要由弹体、空心装药、金属药形罩和起爆装置组成,大多采用电发引信。
6、破甲弹则更注重策略,它内含锥形金属罩和炸药。爆炸后,金属罩融化形成聚能射流,利用门罗效应(也称梦露效应)熔穿装甲,这种以柔克刚的方法更为精准。
门罗效应的空心装药
门罗效应的空心装药是指在门罗效应中,弹药采用空心装药的方式。门罗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其内部结构的动态响应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空心装药是指弹药中不填充实体炸药,而是采用特殊设计的空心结构,以优化弹药性能和提高安全性。
在现代军事技术中,空心装药作为一种高效的破甲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性能弹药。其独特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装甲材料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破甲效果。此外,通过调整炸药的布局和金属罩的尺寸,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弹药的性能,以适应各种战场环境。
空心装药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物理原理,将看似微不足道的空间转化为强大的破坏力。它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战术,以最小的物质投入实现最大的军事效果,这也是门罗效应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个生动体现。
转载请注明:云顶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心声写照 » 门罗效应,门罗效应对女性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